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5|回复: 0

两年内购房 专家教你几大妙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0 09: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组合投资,理性消费,调低购房预期,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应该如何规划?习惯了依靠父母的收入以及各种保障,独立不久的年轻一族如何为自己将来的人生做好理财、保险等各种打算,成为不少“涉世不久”的年轻男女首先考虑的难题。
  读者王先生打来热线电话咨询,他已经工作两年了,手头也有了些存款,但是,对于如何理财还是一头雾水,看到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也不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投资理财。
  记者对入职3年内的白领人群进行了调查采访,有50%的人基本不理财,只进行单纯的存款。有30%的人有理财意识,但由于缺乏理财知识,尝试理财投资后,因收益不大,处在“理财休眠期”状态。有20%的人对每月收入,进行定期存款,以及合理化的理财规划项目。
  为此,记者邀请建行理财经理戴琳以王先生为例,为其量身定做理财方案。同时也给职场新手一个指导。
  一、基本情况
  王先生,26岁,单身,本科毕业,目前为某外贸公司职员,工作2年,与父母同住。目前资产情况为现金及活期存款6万元,定期存款2万元,债券基金及股票3.2万元,无负债。每月税后收入5000元,年终奖5万元。衣食费支出2000元,交通费支出1000元,其他支出500元。参加社会医疗保险。
  二、理财目标
  2年后购房
  三、客户风险属性
  由于王先生就职于外贸公司,是一位年轻的上班族,并且未婚无住宅,家庭负担轻,鉴于投资经验只有不到1年时间,投资知识少,通过年龄、就业置业状况、投资经验及家庭负担综合评分考虑,王先生属于风险偏好型,具有中高等风险承受能力。
  四、宏观经济与基本假设
  为方便数据统计、财务计算与分析,对部分经济数据作以下假设:
  1、房贷执行基准利率6.55%,还款方式采取等额本息法。
  2、投资项目平均报酬率:存款3.3%,债券4.5%,银行理财5%,货币基金3%,债券基金5%,股票9%
  3、通货膨胀率=房价增长率=工资增长率=红利增长率=4%
  4、社会保障缴费费率参照青岛当地评价水平
  5、王先生所在公司运营状况良好,每年分红稳定
  五、理财规划
  1、现金规划
  王先生作为职场新人,正处于人生财富积累阶段,此时收入少,消费大,最重要的理财规划是开源节流,积累资金,尽量降低穿衣、交友应酬等花费,交通费适当调整为500元。就目前资金状况看,王先生个人财产状况并不健康,日常支出占收入60%,不利于资金快速积累。活期储蓄率较高,理财弹性仍有较大空间,建议在保证日常开支所需的现金流前提下,合理运用信用卡透支消费,增加资金使用流动性,并应准备三个月支出的紧急预备金大约1.5万元即可,剩余资产做合理配置,用于投资增加财富积累。
  2、投资规划
  考虑优化与风险属性合理的资产配置及王先生风险评估属性,依照分离定理,建议适当增加风险性产品投资比例,合理配置股票投资比例20%,债券基金及定期投资60%,货币基金及活期20%。就王先生现有资产11.2万规划,可适当增加债券基金及定期投资至6.72万元,产品选择方面可考虑银行中长期稳健性理财产品或投资债券类基金品种,由于购房为刚性需求,避免高风险投资造成本金损失,股票投资2.24万元即可。另外,为最大程度合理利用资金,王先生可考虑每月从工资中节余500元做基金定投,此种投资方式具有资金量少,风险相对较小,积少成多,风险分担等优势,长期持有并养成良好习惯对于资金积累阶段的年轻人是一种有效的投资理财方式。
  3、保险规划
  王先生正处单身,家庭责任相对较轻,所在的公司只为员工提供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提供的保障不是很充分,一些小额的医疗费用还需要自己承担,所以建议适当地选择意外险和医疗健康险。市面上某些产品保障范围涵盖人身意外伤害责任、自驾车人身意外伤害责任、人身意外伤害医疗责任、基本可以涵盖生活工作中有可能产生的意外事故。同时配置保险时应遵循“双十原则”,即保费以不超过年收入的10%,保额以收入的10倍为宜。对于王先生而言,保费支出每年不超过1万元,保额以100万为宜。
  4、购房规划
  考虑王先生目前财产状况,2年后可满足购房需求。假设两年后房价8000元/平方米,房屋面积70平方米,首付30%计算,届时需要准备16.8万元,贷款10年,年利率6.55%,按照等额本息计算,每月需还款4464.06元,个人支付压力较大,建议房屋选择时可减小面积或暂缓购房,减少开支,提高生活质量。若两年后买房结婚为刚性需求,贷款由夫妻双方共同负担,则资金压力相对减轻,可根据房价适时购买新居。
  5、教育规划
  未来面临结婚生子,花销将逐渐增大,收入水平只有不断提高,才能保证资金充足,自由理财。同时职场竞争激烈,不断丰富知识,提高综合学习素质需要王先生考虑补充教育投资。利用周末空闲时间报考在职教育和工作所需职称、资格证考试,每年费用支出0.5万元,两年时间使自身素质提高,为获取更高收入做好充足准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关于我们|隐私条款|免责声明|小黑屋|D2home暗黑1.09战网 ( 鲁ICP备2020047197号 )

GMT+8, 2024-6-29 17:05 , Processed in 0.29777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