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84|回复: 0

“双城记”夫妻如何合力理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7 08: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生在广州工作,妻女在深圳生活。面对儿子的教育金储备计划,妻子的养老和医疗金准备问题,还有二次置业安排,这个正在演绎“双城生活”的家庭,该如何在财务上好好打理和安排。
  “自从去年年初我先生调去广州工作后,我们一家就过起了双城生活。虽然收入提升了,但是他对家里照顾少了很多。”一见面,汪太太就略显无奈地说。
  “双城生活”的乐与苦
  过完这个龙年春节,汪先生就40岁了,原先在深圳一家国营企业工作的他,2011年年初被挖角到广州一家合资公司担任高管,税后月收入约3万元,年终奖6万元。汪太太年后36岁,在深圳一家民企担任文职工作,月入4000元,年终奖约1万元。他们可爱的儿子6岁,上幼儿园中班。
  由于汪先生工作日都不在家,汪太太又要上班,他们只好把孩子的外公外婆接到深圳家中同住,帮助汪太太接送儿子上下学,平常生活上大家也有个照应。
  虽然家庭整体收入还不错,但开销也不小。
  家里基本的柴米油盐开销每月大约3000元。每个周末,爱子心切的汪先生都要自驾回深圳家里,与家人相聚,如此一来,汽油费过路费等也不菲,一个月大约要3000元左右。每个周日,汪先生夫妇还要陪儿子去参加少儿英语班等,加上幼儿园学费,儿子的教育费用一个月近4000元。而且每次在等候儿子上课的过程中,夫妻俩又要逛逛街,每周又要开销掉近千元,一个月就是4000元。
  此外,汪太太的父亲身体不是很好,给孩子外公外婆的补贴每月约2000元。
  年度性收入方面,汪太太也有1万元左右的年终奖,家里的存款利息年收入约2万元。年度性开销主要是儿子的一份教育金保险5000元,车险5000元,以及过节费约4元。
  二次置业如何安排为好?
  家庭资产方面,汪先生一家目前手里有活期资金约5万元,定期存款60万元。前几年交给汪太太打理的股票、基金都亏损严重,目前市值均已剩10万元左右。2005年结婚前在深圳购买的两室户婚房,房贷早已还清,目前房屋市价约150万元。一辆家用汽车市值约8万元。
  “由于先生现在每年收入提高了,房贷也还清了,所以我们打算未来两三年内再购置一套房产。毕竟如果将来我父母还是跟我们住,孩子又大了,三房更合适,这个方案可能需要出售现在的房子。我们还没完全想好,需要兼顾各方面的条件。”汪太太坦言。
  教育金和养老金准备
  另一方面,夫妻俩最操心的还是儿子的教育金储备,以及汪太太父母亲的医疗问题,汪太太本人的养老金问题。
  儿子现在六岁,上的是公立幼儿园,花费较少。但汪先生在儿子的教育培养上没有少花费,而且将来还希望孩子能出国留学,因此这方面的资金需要长期做好准备。
  先聊点闲话。
  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双城生活》,引发了观众很多的共鸣,也引起了不少的讨论。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类似汪先生汪太太这样的工作、生活“双城记”的家庭已经越来越多了。毕竟,遇上有好的工作机会,大部分人都还是想要搏一搏的。
  当然,双城生活的家庭,也有不少的无奈与矛盾。但如果从家庭大局出发,我们认为,既然夫妻一方或双方选择了异地工作,那么在做决定之前,大家都应该先商量好。配偶一方真正去远方工作了,另一方就要尽量克服各种的烦恼,少抱怨自己带孩子的辛苦等等。因为“夫妻合力,其利断金”,夫妻俩若能为了同一个目标,也就是全家人的幸福安宁,往同一个方向努力,再努力,那么,凡事都有解决之道。
  再回到汪先生家庭的现状,来谈谈具体的理财问题。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考量和调整性安排。
  二次置业以“惠及全家”为目标
  汪先生夫妇提出再次购买房产的计划,但具体尚未想妥。我们的建议是,购房是整个家庭的一个大计划,仍然要抱着全局的眼光出发。因此,我们偏向于建议该家庭在深圳换购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改善居住环境。或者将来也可以考虑购置两套两室房产,一套用于三口之家住,一套用于汪太太的父母居住,两套房产距离近一些即可,方便互相照应。
  日积月累筹备儿子的教育金
  儿子的教育金问题,不必太过担忧。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只要注意日常专项积累,比如通过每月定期定额投资1~2只基金,来做一个长期储备即可。这个月度投资额,可以根据未来大学、留学期间费用的目标金额,以及预期的长期投资回报率、投资剩余年限来大致确定。除非家庭发生重大变化,否则这个目标还是比较容易通过日积月累实现的。
  建立专项医疗养老基金
  建议汪太太从家庭资产中拿出一笔资金,比如5万元或10万元,然后从现在就开始做一个投资,这个投资的目的就是让这项资金能够保值增值,以便作为将来给父母可能需要的治疗费用之用。
  至于汪太太的养老金,除了社保的基本养老金来源,自己也要注意多加储备,通过一些投资工具的组合,来做一个恰当的匹配。
  加强家庭顶梁柱保险保障
  此外,汪先生作为家庭绝对意义上的“顶梁柱”,目前显然还没有做好足够的保障安排,这一点从他们的家庭年度性支出项目上即可看出。
  37岁的汪先生,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责任重,工作压力大,因此足够额度的寿险、意外险和重大疾病险是应该要给他必备的保险保障。汪太太应该特别为先生做好这一方面的安排。
  最后我们还要提一点,大家庭的相处之道,有时候更需要小小的智慧,而不仅仅是花钱多就效果好。比如过年这点事,如果汪太太觉得来回奔波太累,那么不妨想点别的“花招”。比如在父母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提前几个月,利用一些廉价航空公司推出的特价服务,提前为父母和家人预定过节期间的机票,大家一起在温暖的东南亚过个团圆年,一样不亦乐乎。只要家人在一起,在哪里都不是过年,在哪里不是一家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关于我们|隐私条款|免责声明|小黑屋|D2home暗黑1.09战网 ( 鲁ICP备2020047197号 )

GMT+8, 2024-6-22 03:56 , Processed in 0.2586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